作者:王夏
近日,2024年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正式开幕。在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举办的“低空经济——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”专题论坛上,加拿大工程院院士、电子科技大学(深圳)高等研究院长江讲席教授、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认为,低空经济产业潜力巨大,有望最终实现万亿级产业规模。但目前,最重要的是从基础研究出发,制定安全标准,解决低空经济发展的技术难题。
(图源:主办方供图)
2024年可以称得上低空经济“元年”。这一年来产业发展加速,先进技术和应用场景涌现。
杨军认为,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将刺激经济出现几何级数的增长。“对于大湾区来说,低空经济可能会让这里变成一个‘一小时经济圈’;对产业而言,我认为电动航空领域可能诞生下一个特斯拉。”
不过,杨军同时提到,低空经济领域遍布机遇,也面临巨大挑战。
在他看来,航空界在过去一百多年中主要聚焦的是高空领域,对低空飞行研究相对较少。“低空飞行物理环境复杂,存在大量湍流和极端天气,这容易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。”他表示,目前低空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可能远低于大飞机。
针对安全性不足的问题,杨军给出的解法是发力基础研究,加快适航标准的制定。
在他看来,低空飞行器适航标准是当前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但目前实践中标准比较模糊,大多数时候参考以前的专用条例“一事一议”,做出判断。但现在的低空气象条件和风场条件与几十年前差异巨大,曾经的标准参考性在逐渐减弱。“这其中有巨大的安全缺失。”杨军表示。
而安全标准的建立离不开低空领域的基础研究。杨军认为,复杂的低空物理场气象环境为低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。他提到,应该关注低空环境,开发面向低空场景的流场模拟装置,让企业在产品落地前能够有合适的环境实测,确保飞行器的安全性。
“这些装置和设施内的实测数据也是宝贵的资源。”杨军认为,这些数据能转化为算法训练的“养料”,帮助训练出最优的控制算法。
站在低空经济元年展望,一切皆有可能。“只有从基础研究着手,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抓住产业的制高点。”杨军表示。
企业搭台政产学研共话医疗创新:稳健集团研讨会在武汉纺织大学举
8月15日-16日,以“医学贴近生活 全棉呵护健康”为主题的...(656 )人阅读时间:2025-08-18天泽灵翼ZenixOS首发 国产核心科技赋能万亿新质赛
天泽灵翼ZenixOS首发 国产核心科技赋能万亿新质赛道一场...(802 )人阅读时间:2025-08-18深度解读!景德镇先进陶瓷研究院:航空陶瓷轴承破局高端制造!
在全球航空产业加速向高温、高速、高载荷场景演进的背景下,传统...(1000 )人阅读时间:2025-08-16先进陶瓷研究院”陶瓷轴承”项目晋级江西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
近日,江西省首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初赛结果正式公布,景德...(908 )人阅读时间:2025-08-14低空经济报
微信二维码
微信号:18026288868Copyright © 2024-2024 低空经济报 版权所有
备案号:苏ICP备2023025135号